当前位置:首页 > 关于爱维 > 新闻观点
新闻观点

AI时代企业文化建设:价值观重塑——从“控制”到“激活”

2025-04-07   作者:著名管理学家、爱维龙媒咨询集团创始人 段俊平
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企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:AI不仅改变了工作方式,还重塑了组织生态。传统的“控制型”企业文化——以层级管理、标准化流程和服从执行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已难以适应AI时代的需求。企业必须重塑企业文化和价值观,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从“控制”向“激活”转变,这样才能释放员工的创造力与潜力,构建人机协同的高效组织。

我们知道传统“控制型”文化的往往表现为效率低下,企业过度依赖流程管控,导致决策迟缓、创新乏力。比如我们做过咨询的某传统制造企业就因层层审批制度,错失市场机遇,被敏捷型竞争对手超越。传统“控制型”文化的还表现员工倦怠、消极面对工作。据盖洛普调查显示,全球仅15%的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,85%处于“躺平”或“摸鱼”状态。 而在AI时代,这样的企业文化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。我们知道AI最擅长的是执行标准化任务,而人类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力与情感共鸣,而“控制型”文化正是压抑了这些特质;所以控制性企业文化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。比如某金融企业引入AI风控系统后,仍沿用传统考核方式,导致员工对AI产生抵触情绪。

AI时代需要“激活型”的企业文化。那么什么是“激活型”文化?激活型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向华为提出的那样是以“以员工为中心”,并通过赋能与激励,释放个体潜能,以此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。它具有敏捷迭代、人机协同和意义驱动三个关键特征。所谓的敏捷迭代就是快速响应变化,鼓励试错与创新;人机协同就是明确AI与人类的分工,发挥各自优势;而意义驱动就是赋予工作更高价值,激发内在动力。

实现价值观重塑和把企业文化从“控制”到“激活”的路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途径:

第一、要重新定义使命与愿景,要将AI技术融入企业使命,明确“技术服务于人”的价值观; 比如微软就将使命升级为“赋能全球每一个人、每一个组织,成就不凡”,强调了技术与人文的结合。

第二、一定要构建人机协同的价值观。一定要明确AI与人类的分工与协作原则,避免技术滥用;以确保AI应用符合企业价值观与社会道德。

第三、一定要建立“管控”到“赋能”的管理模式。企业管理一定要通过授权与支持,激发员工主动性,要建立扁平化组织。减少层级,提升决策效率;还要尊重员工个性化需求,提升工作满意度;逐渐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比如通过股权激励、项目分红等方式,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。

第四、要打造敏捷迭代的文化生态。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。一定要建立企业文化动态机制。通过快速试错与反馈,持续优化文化体系。将文化变革分解为小目标,逐步推进;通过AI分析员工行为数据,动态调整文化策略;  利用数字化平台(如企业微信、飞书),鼓励员工参与文化共创等。

第五、给员工赋予工作意义感。通过文化叙事,将日常工作与更高价值连接。 领导者通过故事化表达,让员工理解工作的社会价值;也可以利用AI工具(如虚拟现实)模拟工作成果的社会影响,增强员工成就感。

在AI时代涌现出许多企业价值观从“控制”到“激活”的 “激活型”文化实践。比如奈飞建立了创新驱动的文化生态。把企业文化赋予了自由与责任的平衡。 企业取消繁琐的审批流程,赋予员工高度自主权;并通过AI数据分析,精准评估员工绩效,确保责任落地。在高度竞争的内容行业保持持续创新与增长。海尔则实行了人单合一的文化模式。他们将组织拆分为小微团队,每个团队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。并利用AI平台(如COSMOPlat)支持团队协作与资源整合。这样实现从传统制造企业到生态平台的转型。

AI技术的快速发展,为企业带来了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的机会,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:如何在人机协同的时代,保持组织的创造力与凝聚力?答案在于文化价值观的重塑——从“控制”到“激活”,从“管控”到“赋能”。唯有如此,企业才能在AI时代立于不败之地,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完美融合。

作者:段俊平  著名管理学家、爱维龙媒咨询集团创始人,香港城市大学(东莞)客座教授、香港城市大学管理学博士、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硕士、京麓书院创始人、民建中央文化委委员、民建北京海淀文化委主任、曾被评为“中国百名最有影响力专家”。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创新,倡导将东方管理智慧与现代管理科学相结合,创立了独具特色的“中国化管理”新儒学应用理论,深受学术界与企业界的高度认可。在国内外300多种学术期刊和杂志发表数百篇论文,其中多篇文章被选为议论文范文,入选中小学选修课本及中考试题。著作《企业幸福力》、《传承的力量》、《大道行简》、《中国管理往事》、《从卓越走向中庸》等中国化管理专著,多次成为年度畅销管理类图书,影响深远。

CopyRight© 爱维龙媒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8543号